
小島友子阿嬤ㄟ厝場景就在滿州鄉鄉公所前方,
滿州地名來源與中國東北滿洲國沒關聯,根據維基百科,
滿州鄉早期為台灣原住民排灣族活動範圍,舊名「蚊蟀埔」。
「蚊蟀埔」的由來是早期原住民在打獵後,將吃剩的獵物隨地丟棄,因此四處都是動物腐屍的臭氣。
而當地排灣族原住民稱「臭氣」為「Manutsuru」,音近台灣話的「蚊蟀」(bng-sut)。
故移墾至此的漢人亦沿用此名,或寫作「蚊蟀埔」。1920年台灣地名大變革,
官方以台語「蚊蟀」音近日語「滿洲」(mansh)而將此地易名,並設置「滿州庄」,
劃歸高雄州恆春郡管轄。戰後初期改劃設為高雄縣滿州鄉,1950年改隸屏東縣至今。
滿州鄉境內有墾丁國家公園內最長的溪流-港口溪,豐沃的溪谷間良田阡陌縱橫,
近年來經政府輔導轉作牧草,落山風中的青青牧草已成為滿州地區美麗的景緻。